海达汽车网

吉利汽车价格

龙年“价格战”的第一枪,比亚迪率先扣动了扳机。

2月19日,比亚迪旗下两款插电混动车型秦PLUS荣耀版、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,起售价低至7.98万元。对比早前的冠军版,新版本车型价格下降2万元。一句“798(秦PLUS荣耀版)的订单不错”,难掩销售脸上的喜悦之情。

吉利汽车价格

吉利汽车价格

面对比亚迪打出的“王炸”,无疑是给众多车企出了道难题——跟,则无利润,甚至亏本;不跟,将坐以待毙,眼睁睁看着比亚迪“吃肉”。

“一个字,跟”,周钘果断带领上汽通用五菱下场,五菱星光150km进阶版插混售价直降6000元,起售价仅9.98万元。或经历一番内心挣扎后,吉利、长安、哪吒、北京现代等多家车企陆续下场。

长安启源宣布将指导价8.99万元起的启源A05,起售价下探至7.89万元;

吉利帝豪宣布LHiP龙腾版上市,8.98万元起售,相当于入门版车型降价2万元;

北京现代宣布旗下伊兰特正式降价,起售价低至7.58万元起,相当于降价2.4万元。

一时间,整个车市草木皆兵。不断刷屏的降价海报,反映车企们正吃力地应对比亚迪发起的首轮攻势。

正所谓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下游主机厂因“价格战”大打出手时,上游的供应商难免受到波及。

去年6月,业内便流传出《保护中小汽车零配件实体企业可不容——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》。《申诉函》称,长安汽车采购部不顾合同约束,向数百家供应商发出《基于‘生存、战略、竞争、客户’共同应对——致供应商伙伴的函》,强行对供应商货款直接扣款10%。

虽然部分供应商后续否认了10%的扣款幅度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早在去年“价格战”的打响,整个行业便已经面临巨大成本压力。现如今,新一轮价格战的掀起,预示着车企对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更高,零部件供应商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
“798”只是比亚迪射出的第一颗“子弹”,从今日起,比亚迪将会连续扣动扳机,目标是20万以内各个细分市场。

2月23日,海豚荣耀版上市,起售价低至9.98万元,“价格战”覆盖的范围再次扩大。

据比亚迪销售透露,除了秦PLUS、海豚、驱逐舰05以外,比亚迪全系车型都会降价出荣耀版,这意味着一场更大范围的价格战在酝酿中。

针对比亚迪掀起的“价格战”,吉利汽车杨学良于2月19日评论:大家也不能只盯着渗透率,如果新能源汽车发展只是赔本赚吆喝,大多数企业发展都不可持续的。简而言之,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比亚迪同样在亏本卖车。

事实却与大家的想法大相径庭。1月30日,比亚迪公布2023年业绩预报,预计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90.0亿-310.0亿元,同比增长74.5%—86.5%。结合2023年比亚迪年销量,经换算后,单车运营利润1万元。

细究比亚迪价格战弹药的来源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

一、碳酸锂价格下跌,电池成本降低,造车成本得到优化。近两年,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,从高峰期近60万元/吨,下降至10万元/吨。有研究机构曾测算,以比亚迪海豹标准版为例,碳酸锂价格从50万元/吨下降至10万元/吨,单车至少可释放0.93万元成本。

二、垂直供应链优势。与主流车企将除核心零部件以外的零部件交由第三方不同,比亚迪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时,因电动车产业链规模未完善,被迫选择自研零配件、构建垂直供应链。

正是这一举动,比亚迪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研发、生产能力,如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,为现阶段的成本控制奠定基础。

三、百万规模效应,应对边际成本控制。早在此前的内容中,我们便提及“汽车产业是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”,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,研发成本、销售成本将会被不断摊薄。

2023年,比亚迪以302万辆的年销量成绩登顶“销冠”,加上零部件自产优势,象征着比亚迪拥有友商难以企及的成本控制能力。这一切表明,比亚迪的“弹夹”内还有充足的弹药。

“798”可能是其他车企的“红线”,但不是比亚迪的“底线”。长期关注比亚迪的读者便知,发布于2021年的比亚迪秦PLUS已到生命末期,模具、生产线成本等早已被摊薄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比亚迪接下来的任务是消耗库存配件,随后对产品进行换代升级。因此,不排除秦PLUS年内还会有一轮降价。

另外,比亚迪引以为豪的DM-i超级混动也面临迭代,DM5.0混动技术专利图已流出、第二代刀片电池也在路上,这些都让比亚迪稳坐牌桌上。

2023年,“价格战”看似惨烈,但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,死伤的只是一些马前卒,如威马、三菱等。然而,2024年,车市的竞争将会比去年更加惨烈,无论是何小鹏的开工信,还是淦家阅的开工信,都没有丝毫乐观情绪,焦虑情绪跃然于纸上。

零跑汽车创始人曾表示,有规模才有行业话语权,才能得到用户信任。换句话说,规模决定成本与车企生存状态。

为了争夺更多市场份额,扩大规模,头部车企必定会大打出手,而弱小车企只能面临淘汰。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市场共有77家车企,品牌数量在百个以上。未来,淘汰将会是市场常态,“话语权”也将会集中于头部车企手上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